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内容详情

你的健康谁来主宰?

来源:admin 2019-09-27 10:14:08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721-1.jpg


免疫调节(Immune regulation)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使机体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来实现的。

免疫应答作为一种生理功能,无论是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现象,还是对"非已"抗原的排斥都是在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控制下进行的。免疫调节机制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关键,如果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对自身成分产生强烈的免疫攻击,造成细胞破坏,功能丧失,就会发生自身免疫病。如果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不能产生适度的反应(反应过低可造严重感染,反应过强则发生过敏反应),也可造成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因此,免疫调节机制不仅决定了免疫应答的发生,而且也决定了反应的强弱。这一调节作用是精细的、复杂的。调节功能是作用于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多个环节。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518-1.jpg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性质等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配的场所,如,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位于淋巴结、血液和淋巴液中,分为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和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分为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出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溶菌酶是主要由吞噬细胞产生,且泪腺、唾液腺也可产生溶菌酶。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530-1.jpg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参与的细胞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当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直接接触来完成的。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形成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在多数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549.jpg


机体的免疫功能常常用亢进或低下来描述,而亢进、低下对于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够保持相对的自身稳定,即免疫功能的相对平衡。T细胞亚群中TH和TS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了T细胞网络,对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和维持免疫平衡稳定起着重要作用。TH--即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功能性亚群,具有辅助B细胞及其他T细胞功能活性的作用,它除了表现出免疫应答的作用外,也能诱导其他T细胞亚群活性的活化。TS--即抑制性T细胞,它的功能是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两种T细胞亚群各具有独特的功能,不能相互转变。然而,却能通过它们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免疫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平衡稳定。


细胞免疫

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直接通过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了,人体就要用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清除这些抗原。感应阶段与体液免疫基本相同。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与除此免疫相比,二次免疫更快更强。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菌体酶,是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609.jpg


双向免疫调节

双向免疫调节是指体内各种因素对免疫应答进行正负双向调节的作用。籍此使免疫应答适度,以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双向调节表现在排除外来抗原异物时,激活并加强免疫应答反应;外来抗原物质排除后,可使免疫应答自限减弱以至终止的两个方面。

所以说免疫系统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排除外来因素(异己)的侵袭,从而保证了我们的生命,又能因免疫系统的阴差阳错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时,对外来入侵物质不能正常反应、清除,会降低肌体的抗感染、抗肿瘤能力,或者对"异己"抗原产生高免疫应答性从而导致超敏感性,易造成机体组织的免疫损伤,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我们把前者称为"抑制",后者称为"超敏"。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629-1.jpg


有时免疫系统也会打破对自身物质的不反应,而出现排斥自己的效应,则形成所谓自身免疫现象,如果造成了组织损伤,则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心脏病等。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过敏反应。其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如花粉、牛奶、青霉素等。


微信图片_20190929101637-1.jpg